Borg Omega and Kubernetes Translation 全文翻譯
前言
這是原文完整版本。太長不讀 (TL;DR) 請見Borg Omega and Kubernetes 前世今生摘要
原文: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pub-tools-public-publication-data/pdf/44843.pdf
摘要
在 container 技術夯起來前,Google 已經做了 container 十幾年,過程中發展出需三套容器管理系統。雖然每一代系統的開發需求不同,但每一代都深受上一代影響。這篇文章描述 Google 開發這些系統時,學到的經驗。
第一套 container management 系統是 Borg,為了管理 1. 長期執行的服務 2. 批次的短期工作 (batch job),原本分別是由 Babysitter 與 Global Work Queue 兩套系統分開管理。後者的架構深刻影響 Borg,但 Global Work Queue 專注於 batch job。兩套系統都在 Linux control groups 之前。Borg 將上述兩種應用放在共享的機器上,來增加資源的使用率,以節省成本。這種共享基於支援 container 的 Linux Kernel (Google 也貢獻許多 Linux kernel container 程式碼),提供更好的隔離 (isolation) 給延遲敏感的使用者服務 (latency-sentitive user-facing services),以及消耗大量 cpu 的 batch 程式。
越來越多應用都在 Borg 上開發執行, Google 的應用與 infratructure 團隊開發許多工具與服務,形成 Borg 生態系。這些系統提供設定 (configure) 與更新 (update) 工作、預測資源需求、動態推送設定到執行中的工作、服務發現 (service discovery) 與負載均衡 (Load balancing),等等功能。這些生態系的開發基於 Google 不同團隊的需求,產生一個不同起源 (heterogeneous)、只針對各別需求的 (ad-hoc) 一個堆不同系統,Borg 的使用者需要使用不同的程式語言與程序,來與這些系統互動。Borg 仍然是 Google 主要的容器管理系統,因為他規模 (scale) 巨大,功能多樣,而且極度堅固 (robustness)。
Omega 是 Borg 的下一代,目的是改善 Borg 生態系的軟體工程。Omega 承襲許多 Borg 測試成功的模式,但不同於 Borg,Omega 有完整的架構設計,整體更加一致。Omega 將集群狀態 (cluster state) 存放在中心化 (centralized)、基於 Paxos 算法、交易導向 (transaction-oriented) 的儲存系統,讓集群的控制面板 (control panel) 存取,例如 scheduler。Omega 使用樂觀的併發控制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來處理偶發的衝突,這一層解藕 (decoupling) 的設計,使得原先的 Borgmaster 的功能可以拆分成多個元件,取代原本單一 (monolithic) 集中 (centralized) 的 master,被所有變更請求堵塞。許多 Omage 成功的創新也會被迭代回去 Borg 中。
第三套 Google 開發的容器管理系統是 Kubernetes,這時外界工程師也開始對 Linux 容器有興趣,而 Google 同時在開發並推展自己的公有雲架構。Kubernetes 在這樣的背景下構思並開發。與 Borg 及 Omega 不同,Kubernetes 是開源軟體,不限於 Google 內部開發。Kubernetes 內部有共享的持久層儲存 (persistent store),服務元件持續監測有關物件,與 Omega 類似。不同的是,Omega 允許信任的控制面板的元件直接存取儲存庫,Kubernetes 則透過 domain-specific 的 REST API 存取,來提供高階 (higher-level) 的 API 版本控制、驗證、語意處理 (semantics)、以及存取政策 (policy),來支援更廣泛的用戶端。更重要的是 Kubernetes 著重工程師在 cluster 上開發與執行應用的體驗,簡化複雜分散式系統 (distributed system) 的管理與部屬 (deploy),同時仍能透過容器來提升資源的使用率。
這篇文章描述 Google 從 Borg 到 Kubernetes 獲得的知識與經驗。
容器 (Containers)
回顧歷史,第一個容器只提供 root file system (透過 chroot)。FreeBSD jail 進一步延伸出額外的命名空間 (namespace) 例如 process ID。Solaris 大幅地探索相關的新功能。Linux control groups (cgroups) 吸收這些想法,直到今日仍持續開發。
容器提供資源隔離 (resource isolation),Google 得以大幅提升資源使用率 (utilization) 超出當時產業平均值,例如 Borg 使用容器,將批次暫時工作、與面對用戶需要注意延遲的應用,兩者放在同樣的物理機器上。用戶應用需要預留更多額外的資源,來處理突然產生的負載高峰 (load spikes) 以及錯誤處理 (fail-over) ,這些預留的資源常常都不會用到,可以轉讓批次工作使用。容器提供的資源管理工具實現此類需求,kernel-level 的資源隔離也確保程序之間不會互相干擾。Google 開發 Borg 中,同時也提交新功能給 Linux 容器,來滿足上述的需求。然而目前的隔離並不完整,如果 Linux kernel 不管理的資源,容器自然也無法格理,例如 level-3 的處理器快取 (level-3 processor cache) 與記憶體帶寬 (memory bandwith),容器還需要增加一層安全保護層 (例如虛擬機器 Virtual Machine) 才能對付公有雲上出現的惡意行為。
現代的容器不只提供隔離機制,更提供映像檔 (image),在這個檔案上建構容器的應用。Google 使用 Midas Package Manager (MPM) 來建構並部屬容器映像檔,隔離機制與 MPM package 的關係,可以對比 Docker daemon 與 Docker image registry。這個章節描述的「容器」同時包含兩個概念:隔離、映像檔。
應用導向的架構 (Application-oriented infrastructure)
隨著時間證明,容器不只能提供高階的資源使用率,容器化 (containerization) 使資料中心 (data center) 從原本機器導向 (machine-oriented) 變成應用導向 (application-oriented),這個段落提供兩個例子:
- 容器封裝 (encapsulate) 應用的環境 (environment),在機器與作業系統的細節上,增加一層抽象層,解藕兩件事情:應用開發、部屬到架構。
- 良好設計的容器與映像檔只專注在單一個應用,管理容器意味管理應用,而不是管理機器。這點差異使得管理的 API,從機器導向變成影用導向,大幅度的改善應用的部屬與監控。
應用的環境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原本 kernel 內的 cgroup、chroot、與命名空間,是用來保護應用不被旁邊其他應用的雜訊影響。將這些工具與容器映像檔一起使用,產生一層抽象層,分離應用、與底下的 (各種不同家的) 作業系統。解藕映像檔與作業系統,進一步提供相同的環境給開發環境 (development) 與生產環境 (production),降低環境間的不一致性造成的問題,最終提升開發的可靠程度、並加速開發的流程。
建構這層抽象的關鍵是,使用密閉的容器映象檔 (hermetic container image) ,將所有應用有關的依賴 (dependencies) 都打包,整包部屬到容器中。正確執行的話,容器對外部的依賴只剩下 Linux kernel 系統調用介面 (system-call interface)。這層介面大幅改善映象檔的部屬方便性 (protability),但目前機制仍不完美,應用仍然暴露在某些作業系統的介面上,特別是 socket options、/proc、以及 ioctl 的調用參數。Google 希望透過推廣開放容器倡議 (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 來清楚界定,上述介面與容器的抽象層。
次外,容器提供的隔離與最小依賴,在 Google 證明非常有效,容器是 Google 架構上唯一的可執行單位 (runnable entity),進一步使 Google 只提供少數的作業系統版本給所有機器,只需要少數的維護人員來負責管理版本。
密閉容器映想檔有很多方式達成,在 Borg 建構映想檔時,應用的執行檔 (binary) 靜態連結到可用的程序庫 (library) 版本,程式庫在公司內部存放。至此 Borg 容器映像檔還不是完全密閉,底下還有依賴一層基底映象檔 (base image),直接事先安裝到機器上,而不是隨映像檔部屬,基底映象檔包含通用工具例如 tar 與 libc 程式庫,因此更新基底映象檔仍會影響應用,偶爾會產生大麻煩。
現代的容器映像檔格式,如 Docker 與 ACI,都加強這層抽象、提供更緊密的封裝,移除特定作業系統的依賴性,並要求使用者在分享映象檔內容時,必須明確宣告。
容器作為管理單位 (Container as the unit of management)
圍繞容器建構管理 API,而非圍繞機器,使得資料中心的「Primary key」從機器變成應用。帶來許多好處:
- 應用工程師與維運團隊 (operation team) 不需再煩惱機器與作業系統的細節
- 架構團隊 (infrastructure team) 獲得更多升版或是調度硬體的彈性,實際對應用與開發團隊的影響非常小
- 管理系統收集應用的監測數據 (例如 CPU 與 Memory 使用 metrics),而非機器的監測數據,直接提升應用的監測與自我檢查 (introspection),特別是擴展 (scale-up)、機器錯誤、或是維護時,造成應用移到其他位置時,監測依然可用。
容器提供許多切入點給泛用 API (generic API),泛用 API 使資訊在管理系統與應用之間流動,但其實兩者互相不清楚對方的實作細節。在 Borg 中有一系列的 API 連結到所有容器,例如 /healthz 端點回報應用的健康程度給協調管理者 (orchestrator),當發現不健康的應用,自動終止並重啟應用。這個自動修復功能是可靠的分散式系統的基礎。(Kubernetes 也提供類似功能,透過 HTTP 端點或是 exec command 來檢查容器內部的應用)
容器提供、或是提供給容器的資訊,可以透過許多使用者介面呈現。Borg 提供可以動態更新的文字狀態訊息,Kubernetes 提供 key-value 的 annotation 存放在給個物件的 metadata,這些都能溝通應用。annotation 可以是容器自行設定、或是由管理系統設定 (例如滾動更新版本時標註新版本)。
容器管理系統可以取得容器內部訊息,例如資源使用狀況、容器的 metadata,並傳播給日誌 (logging) 或是監控 (monitoring),例如使用者名稱、監控任務名稱、用戶身分。甚至進一步在節點維護時,提早提供安全終止 (graceful-termination) 的警示。
容器有其他方式可以提供應用導向的監測,例如 Linux Kernel cgroups 會提供應用的資源使用率,這些資訊可以擴展,並將客製化的 metrics 構過 HTTP API 送出。基於這些資料,進一步開發出泛用工具如自動擴展 (auto-scaler) 與 cAdvisor,他們不需要知道應用的規格就可以記錄 metrics。由於容器本身是應用,因次不需要在實體或虛擬機器、與多個應用之間,做信號多工轉發或多路分配 (multiplex / demultiplex signals)。這樣更簡單、更堅固、並且可以產生精度更高的 metrics 與日誌,並提供更精細的控制操作。你可以對比使用 ssh 登入機器,並且使用 top 指令監測。雖然工程師可以 ssh 登入容器,但很少需要這樣做。
應用導向變遷在管理架構上產生更多回響,監測只是其中一個。Google 的附載均衡器 (load balancer) 不再根據機器做附載均衡,而是根據應用實體 (application instances)。日誌會根據應用打上標籤 (key) 而不是機器,因此可以跨機器的收集所有相同應用的日誌,而不會影響其他的應用日誌或是影像作業系統。我們可以檢測應用失效,更容易的描述錯誤原因,不需要先拆解處理機器的各層信號。由於容器實體的身分資訊,從基礎上都是由容器管理系統控制,工程師可以明確的指定應用的執行身分,使得應用更容易建構、管理、除錯。
最後,雖然上述都針對容器與應用在一對一的狀況下,但實務上我們需要套裝的容器群 (nested containers),這群容器一起排程到相同機器上,最外層的容器提供資源,內層的容器提供部屬的隔離。Borg 中,最外層容器叫做資源分配 (resource allocation or alloc),在 Kubernetes 上稱做 Pod。Borg 允許最上層的應用直接跑在外層的 alloc 上,但這點產生了一些不便,所以這點在 Kubernetes 做了調整,應用永遠跑在最外層 Pod 的內部,就算只有單一一個容器。
一個常見的使用情境,是一個 Pod 內部跑一個複雜的應用,大部分的應用都是一個一個子容器 (child containers),其他的子容器則執行輔助工具,例如 log rotation 或是將日誌移轉到分散式檔案系統。對比把上述功能都打包到 binary 執行檔中,拆分更容易讓不同團隊各自開發負責的功能,拆分還提供更好的耐用程度 (就算主要應用終止,子容器仍能成功將日誌移轉出去),更容易組裝應用 (composability) (由於每個服務都是獨立運作在各自的容器中,因此可以直接增加新的支援服務),提供更精細的資源隔離 (所有容器資源隔離,所以日誌服務不會搶占主要應用的資源,反之亦然)。
協調管理只是開始,而不是終點 (Orchestration is the beginning, not the end)
Borg 的初衷只是分配不同的工作附載 (workload) 到相同的機器上,來提升資源使用率。然而 Borg 生態系中,支援系統的快速演化,表明容器管理系統本身只是一個起點:通往一個新的分散式系統開發與管理環境。許多新的系統在 Borg 上打造、嵌入 Borg、或是圍繞 Borg 打造,提升 Borg 的基本容器管理服務,底下是部分服務清單:
- 命名與服務發現 (Naming and service discovery) Borg Name Service (BNS)
- 主節點選舉 (master election) 使用 Chubby
- 應用感知的 (application-aware) 的負載均衡
- 自動水平擴展 (horizontal) 與垂直擴展 (vertical)
- 新的執行檔與設定檔的滾動升級工具 (rollout)
- 工作流程工具 (workflow) (例如在不同工作階段,執行多任務的分析 pipeline)
- 監控工具,可以收集容器資訊、整合統計、在 dashboard 上顯示、並可以觸發告警
這些服務都是用來處理開發團隊面臨的問題,Google 選出成功的服務並廣泛的應用,讓工程師工作更加輕鬆。然而這些工具大多各自需要特別的 (idiosyncratic) API,例如需要知道檔案的位置,也需要 Borg 的深度整合。產生一個不好的副作用,就是部屬 Borg 生態系變得更複雜了。
Kubernetes 試圖降低這些複雜度,因此導入一致性設計的 API (consistent API),例如每個 Kubernetes 物件都會有三個基礎內容:ObjectMetadata、Specification (Spec)、以及 Status。
所有物件的 ObjectMetadata 都是一樣的,包含物件的名稱、UID、物件的版本 (作為樂觀併發控制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時使用)、標籤 (key-value label)。Spec 與 Status 的內容因物件型別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一致:Spec 是描述期望狀態 (desired state),而 Status 是紀錄物件的當前狀態 (current state)。
統一 API 帶來很多好處,從系統獲取資訊更加簡單:所有物件都有相同的資訊,才可以開發所有物件都適用的泛用工具,而這點更進一步,使工程師開發的使用體驗更加一致。從 Borg 與 Omega 中的經驗學習,所以 Kubernetes 是一堆組合的區塊打造而成,使用者還可以自行擴展。有統一的 API 以及 object-metadata 結構讓這件事更簡單。例如 Pod API 用戶可以使用、Kubernetes 內部元件也使用、外部的自動化工具也使用。一致性繼續延伸,Kubernetes 允許用戶動態增加客製化的 API,與 Kubernetes 核心的 API 一起工作。
一致性的促成也仰賴 Kubernetes 自身 API 的解藕。把各自元件的面向拆開,讓更高階的服務共享相同的底層基礎實作。例如拆分 Kubernetes 副本控制器 (replication controller) 與水平自動擴展系統 (horizontal auto-scaling system),副本控制器確保一個腳色的 (ex. 前端網頁) 存在的數量符合期望的數量,自動擴展器則基於副本控制器的功能,只單純調整 Pods 的期望狀態 (desired state),而不需負責 Pod 的增減,讓自動擴展器可以實作更多使用上的需求,例如預測使用,並可以忽略底下執行的實作細節。
API 解藕也讓許多關聯,但是不盡相同的元件構成近似。例如 Kubernetes 有三個形式的副本 Pod:
- ReplicationController:持續執行的容器副本 (例如 web server)
- DaemonSet:每個節點都有一個實體 (例如日誌收集器)
- Job:執行到工作完成的控制器,知道如何 (平行的) 啟動工作到結束工作
雖然有各自的執行政策 (policy) ,三個控制器都有相同的 Pod 物件,描述希望執行的容器。
一致性也仰賴 Kubernetes 內部元件的相同設計模式 (design patterns)。控制器調和迴圈 (reconciliation controller loop) 是 Borg、Omega、Kubernetes 都共享的設計理念,為了提升系統的彈性:迴圈不斷比對期望狀態 (要求多少符合 label-selector 的 Pod 存在)、與實際狀態 (控制器實際觀察到的數量),然後控制器採取行動,盡量收斂 (converge) 實際狀況與期望狀況。由於所有行動都基於觀察結果,而非一個狀態圖,調和迴圈更能承受錯誤、更能抵抗擾亂、更加堅固:當一個控制器出錯,只要重啟,就可以繼續上次中斷的工作。
Kubernetes 設計成一堆微服務 (microservice) 的組合,並透過各個小型的控制迴圈 (control loop),來達成整體的編排結果 (choreography) - 一個期望的狀態,由各個分散的自動元件,協作達成。這個意識的設計選擇,對比一個中心化協調管理系統 (centralized orchestration),後者更容易建構,但面對不可預期的錯誤與變更時,更顯脆弱與僵化。
前車之鑑 (Things to avoid)
Google 在開發這些系統時,學到一些最好別做的事情,我們提供這些資訊,所以其他人可以避免重複的錯誤,而把犯錯的成本放在新的錯誤上。
不要使用容器管理系統管理 Port number
Borg 上所有容器都使用宿主機器的 IP,Borg 在分配時便指派給每個容器各自的 port number。每個容器移動到新機器時會取得一個新的 port number,有時在本機重啟也會拿到新的。這點表示既存的網路服務 (例如 DNS) Google 都必須自行改動並使用自維護的版本;服務的客戶端並不能主動獲得服務的 port number 資訊,需要被動告知;port number 也不能放在 URLs 中,還需要額外的轉址機制;所有基於 IP 運作的工具都需要改成使用 IP:Port。
有鑑於此,Kubernetes 上每個 Pod 分配一個 IP,讓應用的身分符合網路身分 (IP address),讓現成的應用更容易在 Kubernetes 上執行,應用可以直接使用靜態的常規 port number (例如 HTTP 流量使用 80 port),現有的工具也可以直接使用,例如網段切分 (network segmentation)、帶寬節流 (bandwidth throttling) 與控制。所有的公有雲都提供每個 Pod 一個 IP 的網路基底,在實體機器 (bare metal),也可以使用軟體定義網路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的 overlay 網路,或是設定 L3 路由來配置機器上的 Pod IPs。
不要幫容器編號,使用 label 控制容器
容器建構變得方便後,使用者會產生大量容器,很快就需要一個群組管理的方法。Borg 提供 job 給一組相同的 tasks (task 作為容器的名稱),一個 job 是一組向量集合 (compact vector) 可以指向一個或多個 tasks,將 task 從 0 開始遞增編號,這個做法很直接也很方便,但等稍後需要重啟容器時,Google 就後悔這個固定的設計,例如其中一個 task 死了需要重啟刀另外一台機器,原本的 task 向量的相同位置,現在需要做兩倍工作:找到新的副本,然後指向舊的副本以免需要除錯。當向量集合中的 task 離開後,這個向量上就有很多空洞,這讓 Borg 上層的管理系統分配,跨級群的 job 時變得很困難。這也造成 Borg 的 job 升級語法中出現許多危險且不可預期的交互 (當滾動升級時依照 index 順序重啟 task),而應用仰賴 task index (例如應用使用 index 執行資料級的 sharding 或 paritioning):如果應用使用 task index 來做 sharding,Borg 重啟時會移除鄰近的 tasks,導致資料不可用。Borg 也沒有好方法來增加來自應用的 metadata 到 task 上,例如角色 (e.g. 前端網頁)、或是滾動升級的狀態 (e.g. canary),工程師只好將 metadata 編碼,壓在 jobs 的名稱上,再使用正規表達式 (regular expression) 解碼。
Kubernetes 直接使用 label 來辨識容器群,label 是鍵值資料對 (key-value pair),包含可以辨識應用的資料,一個 Pod 可能有 role=frontend 與 state=production 表示 Pod 是屬於 production 環境的前端網頁。label 可以動態增加,並使用自動化工具更改,個團隊可以自行維護一組各自的 label。使用 label-selector 來取得一組物件 (e.g. stage==production && role==frontend)。各組物件可以重複,一個物件也可以屬於多個物件組,所以 label 也比靜態的物件清單更有彈性。由於物件組都是動態查詢時產生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增加新的物件組。label-selector 是 Kubernetes 的群組機制,並藉此分界管理維運,又可以同時處理多個實體。
雖然有些使用情形,事先明確知道一組內有哪些 task 很有用 (例如靜態腳色指派、工作 partitioning 或 sharding),合理的 label 也能產生一樣的效果,只是應用 (或是其他外部管理系統) 就需要負責提供 labeling。label 與 label-selector 為雙邊提供最適的做法。
注意 Pod 的所有權
Borg 上 task 依賴 job,不會獨自存在,產生 job 時產生 tasks,這些 tasks 永遠連結特定的 job,刪除 job 同時刪除 tasks。這點很方便,但有一個缺陷,這個單一的群組機制,需要應對所有使用需求。例如 一個 job 需要儲存參數,提供給服務或是提供給應用,但不會一起提供,使用者就需要開發取代方案來協助處理 (e.g. DaemonSet 將 Pod 複製到所有節點上)
Kubernetes 中 Pod 的生命週期管理元件,例如 replication controller,使用 label selector 決定那些 Pod 要負責管理,所以會有一個以上的 controller 認為他們都對某個 Pod 有管轄權,這樣的衝突需要透過明確設定避免的。由於 label 的彈性也有許多優點,例如將 controller 與 Pod 解藕,表示再也不會有以往的孤兒 Pod (orphan) 或是認領的 Pod (adopt)。考慮附載均衡服務,透過 label selector 選擇流量的端點,如果一個 Pod 行為有異,這個 Pod 只要移除對應的 label,Kubernetes service load balancer 就可以避免流量,輕易的被隔離開來,但 Pod 本身還會存在,提供原地除錯。同時,管理 Pod 的 replication controller 會增加一個 Pod 來取代行為有異的 Pod。
不要暴露 raw state
Borg、Omega、Kubernetes 的關鍵不同點是 API 的架構設計。Borgmaster 是一個集中單一的 (monolithic) 元件,可見所有的 API 行為,包含級群管理邏輯,例如 job 與 task 的狀態機制,並且使用基於 Paxos 算法的分散式儲存庫。Omega 除了儲存庫以外,沒有集中式的元件,儲存庫只儲存被動的狀態資訊,提供樂觀的平行控制 (optimistic concurrenty control):所有邏輯與語法都推送到儲存庫的客戶端,所以所有客戶端都可以讀取 Omega 的所有邏輯。實務中 Omega 的元件都使用相同的客戶端程式庫,負責打包/解包資料結構、資料重送、並確保語法的一致性。
Kubernetes 選擇中間,類似 Omega 元件化架構的架構,確保全域的常數、政策控管、資料轉型,來提供彈性與擴容性。Kubernetes 確保所有的儲存庫存取都透過 API server,API server 隱藏儲存庫的實作、負責物件的驗證、除錯、版本控制。如同 Omega,Kubernetes 提供多種不同的客戶端 (特別給是開源的環境),但是集中化的 API server,仍能確保相同的語法、恆量、與政策控管。
其他困難的開放問題
多年的容器開發系統開發競豔,Google 仍然有一些問題還沒找到合適的答案,這裡分享一些問題,希望能帶來更多討論與解決方案。
設定 (configuration)
所有面對的問題中,與設定 (configuration) 有關的問題,產生最多的腦力激盪、文件、與許多程式碼。一組數值提供給應用,但不是直接寫死在程式碼中,我們可以就此寫一大篇些不完,但這邊先聚焦幾個重點。
第一,關於應用的設定,容器管理系統沒做,但已經有包羅萬象的實作,Borg 的歷史中包含:
- 範版 (boilerplate) 的精簡 (e.g. 針對不同工作負載,例如服務或是批次任務,提供預設的 task 重啟政策)
- 調整並驗證應用的參數與命令列標籤 (command-line flags)
- 實作 workaround 給還沒有的 API 抽象,例如 package 管理
- 應用的設定樣本程式庫
- 發布管理工具 (release management)
- 映象檔版本規格
為了與上述需求協作,設定管理系統最終產生一套針對特定領域 (domain-specific) 的設定語言,最終變成 Turing 語言,為了在設定資料中進行運算 (e.g. 透過服務的 sharding 數量,還決定調整機器的 memory),這會造成一種難以理解的設定程式碼 (configuration is code) ,而這是應用工程師,透過消滅原始碼中寫死的參數,盡力避免的。這點並沒有降低維運的複雜性,新的語言只是將設定的運算,從應用的程式語言中,移到另外一個新的特定語言,而這個語言往往更缺乏開發工具、除錯工具、與測試框架。
Google 認為目前最有效的辦法,是接受一部分無法避免的程式設定,並且清楚的區分運算的程式與資料。呈現資料的語言應該簡單清楚,例如 JSON 或是 YAML,設定運算的邏輯則需要使用完整的程式語言,才有完整的語法、與好的工具。這點可見於 Angular 前端框架,劃分 markup 資料與 JavaScript 運算邏輯。
依賴管理 (dependency management)
建立服務往往意味著建立一套相關服務 (監控、CI/CD、等等),如果一個應用依賴其他應用,是否容器管理系統也能自動提供依賴的服務呢?
讓事情更複雜,啟動依賴服務往往不只是啟動新的副本,例如服務啟動後還需要向使用者註冊 (例如 BigTable 服務),然後傳送身分認證、權限認證、以及其他中介服務的計價資訊。沒有一個系統可以捕捉、管理、維護、或是暴露這樣的依賴系統資訊。所以開啟一個新服務時,用戶仍需要自己煩惱、部屬新服務仍然困難,而這往往進一步導致使用者沒有跟隨最佳實踐,進而降低服務的可靠性。
一個標準問題是,如果服務是手動提供的,跟上依賴服務更新會很困難。試圖自動化判斷 (e.g. 使用 tracing accesses) 失敗,因為無法取得判讀結果所需要的語法資訊。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法,是要求應用列舉所有依賴的服務,並且透過架構控制,拒絕其他應用存取 (如同編譯時匯入的程式庫)。這樣可以讓容器管理系統提供自動化的環境設定、提供自動身分認證、並寫自動連接。
不幸的是,這樣描述、分析、使用依賴性的系統太過複雜,還沒被增加到主流的容器管理系統。我們希望有天 Kubernetes 能夠建立起類似的工具,單目前仍是一個尚未完成的挑戰。
結論
十年的經驗打掃容器管理系統,給了我們許多經驗,我們將其實作 Kubernetes 上,Kubernetes 的目的是透過容器,提升工程師的生產力,並減輕手動與自動管理系統的負擔,我們希望你也能加入拓展與探索的行列。